在美元指数年内大幅波动、跌逾10%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呈现“稳中偏强”的格局。截至7月23日,人民币较年初升值近2%,并保持基本稳定。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的稳健表现是内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内生动力是根本。经济基本面的有效支撑和适时出台的稳汇率工具将有助于延续人民币汇率的韧性。
今年以来,美国贸易政策扰动全球金融市场,美元指数从年初的110关口一路跌破100大关,至今已下跌超10%。尽管美元指数走势偏强时,非美货币普遍承压,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却呈现先跌后涨的走势,且整体波动幅度较小,在7.15到7.35区间双向浮动。目前在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年初上涨近2%。自6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整体走势较为平稳,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维持在7.17到7.18区间窄幅震荡。
相较于美元指数变动,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反向波动,波幅较小”的特征,波动幅度明显低于欧元、日元及大多数新兴市场货币。分析人士指出,美元指数的趋势性走弱、国内基本面托底和政策发力、央行稳汇率操作更加灵活以及客盘结汇需求释放等因素共同支撑了人民币汇率的韧性。
二季度以来,国内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叠加各类“抢出口”“转出口”效应,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稳中偏强”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内在支撑。此外,央行通过中间价引导策略向市场释放出“以我为主”的明确信号,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通过价格机制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当前,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三者间的价差明显收敛,并基本实现了“三价合一”。
展望未来,人民币汇率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其稳定的内生动能正在不断积累。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表示,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既体现了合理均衡水平,也发挥了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和外汇市场韧性增强,三大因素支撑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稳定。东海证券认为,在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中国内部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下半年国内有望继续保持积极的政策基调,内需政策仍有加码的空间,以良好的基本面托举人民币汇率稳定。
启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