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耿悦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今年7月,由南京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指导,南京大学石榴籽育人工作室主持的“雨花斑斓”科普实践团赴青海开展系列科普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们都曾在南京大学“雨花斑斓成长计划”的资助下走出困境。如今,曾受助的学生深入西部大地践行科普教育的反哺使命,他们基于南京大学学科优势和前沿科研成果,融合青海地域特色,精心原创设计了9门科普理论课、2门科普实践课,累计开课40余节。课程内容覆盖文理工医,包含计算机科学、化学、生物学、大气科学、电子科学、心理学、国际关系等8个学科。
“本次科普实践不仅彰显了南大青年在坚定文化自信与科技自立自强上的担当作为,更将受助者转化为助人者,对受助学生来说是又一次成长。”南京大学石榴籽育人工作室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南京大学秉承“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在资助育人领域构建起以“雨花斑斓”能力赋能为核心、“七彩暖心”物质保障为基石、“社会协同”资源整合为延伸的全域覆盖、全程贯通、全员参与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已助力40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破茧成蝶”。
在科普实践之余,实践团队还聚焦西部民族地区信息素养与科学素养教育发展现状,开展系列调研,累计发放280余份调研问卷,与10余位西部民族地区一线教师和20余位高中生开展个体和群体访谈。同时,南大学子还深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参访当地水光互补、智能诊断等尖端技术构建的集约化清洁能源系统,在西宁青海理工学院,实践团深入学校气象台、图书馆、健身房、“一站式”学生社区等现代化育人场域,围绕学生团学组织工作、学生资助工作等议题深入交流。同学们在这场生动的“大思政课”中亲身感受科技报国的青海实践,不断坚定民族团结、科技强国的使命担当。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启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